上一篇:“生命之坏”别成“短命之环” 下一篇:最美高三学生台儿庄龚钰犇 主页 > 用户文档 > 调侃杂谈 > | |
---|---|
作者:荣荣 2012-11-21 16:52 14日下午,采荷第三小学六年级的孩子特别高兴,因为又到了每周一次的种菜课。在这一节课上,他们能实施自己制定的种植计划,到田地里种植蔬菜。 记者了解到,这样的种菜课程每周三都会开设,分理论课和实践课。为了上好这门课,学校在杭州笕桥镇浜河社区租了4亩地,设立了属于孩子们的种植基地。 生动活泼的“种菜课”确实吸引人,但为何会想到开设这样的课程呢? 采荷第三小学副校长王爱媛告诉记者:“孩子最不缺的就是课本知识,而动手实践能力却不强。开设这样一门课程,给孩子们提供了接触自然的机会。学生们走出校园,走出课堂,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动手实践。” 开设这门实践课让人称赞,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却不小。首先选地十分困难,要方方正正,租金也不能太贵。记者也了解到,采荷第三小学与笕桥镇浜河社区签了3年的租地合约。村里听说是给学生开课,只收了10万元的租金,相当于市场价格的1/3。 笔者评论:教育不应该只限于“教室”,小学某年级段一年的课程学到的东西无非就是那些,一年的时间,天天枯坐教室,还不如动手让学生去实践,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,这才学的快,记得牢!从小就让他们认识到,学习将伴随一生,一生受益!而不是告诉他们“学海无涯,学无止境"这空头话,只会越来越糟糕。”同时让同学们了解菜是怎么种出来的,学会不浪费粮食! |